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

網頁要搬家了!

最近其實越來越想要用markdown來寫blog了,因為markdown可以讓我更專注在內容上面,所以我找了一下有提供這種寫作方式的blog,於是就發現了 logdown,網址是http://sillygod-blog.logdown.com/  圖案如下



目前而言我已經把大部份的文章都轉到那邊了,可能有些文章會有格式的跑掉的問題,哈哈。

以後我想有機會的話,我想會自己寫個blog的系統,有可能是純粹的static web site也說不定,這樣既可以放在github page了,要不然就是寫個有後端功能的blog放在pythonanywhere之類的地方,都有可能XD 只是現階段而言,先在logdown上面寫文章和記錄心得~ 短時間內是不會變動的。

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初嘗Responsive Web Design

以前就稍微略有耳聞過這個東東,RWD到底是什麼東西呢??  其實現在隨便google一下都會有答案,responsive 有點像 altermating的意思,就是交互的,響應的,所以網路上RWD翻譯常看到"響應式設計",我想這種設計網站的風格,主要是因為現在mobile發展的太好啦,隨著瀏覽網頁的裝置不同,想必要有針對性的頁面設計吧~~

也因此這種RWD,需要已靠 css @media這類的東西,詳情看 這裡 ,這是CSS本身就有支援也比較方便,我想如果是以前的時代可能就要依靠javascript去控制了吧~ 回到正題,關於media這個語法我也不清楚,畢竟我不是專門寫網站設計的,後端OK,但前端我只是略懂略懂 :)

其實現在framework這麼多,你也不用手刻這種css framework,況且css本身的特性,很容易覆蓋前者定義,哼哼,你一定想這樣可以幹嘛是吧! 個人是認為這樣你就放膽去用css framework,如果效果不合你意,你在自己定義去覆蓋就好囉,對於前端可以省超多麻煩,也可以放多的心力在JS和後端,當然如果是想要專精於前端的客官阿,我有找到一篇blog,內容挺不錯的 這裡 ,可以多看看,好拉說了這麼多,我也來說說我用了什麼framewrok,我個人目前用的是 bootstrap ,這個其實不單是一個css framework,其中也包含了JS和一些東東。

這邊要告訴你,如何快速上手 bootstrap,基本上官方文檔就夠了,而且我看也只有官方文擋了 :p "getting started" 那邊的連結基本上看了你也不懂怎麼用 :)  直接開一個 jsbin 或者類似的網站都可以,目的就是讓你直接看到效果,最直接又方便,再來直接看官方的css和component的連結,他的說明都會有舉個小小例子,直接複製貼上,看看效果,我想你就略知一二了,對了,記得jsbin中,要加入library喔~ 要不然會沒看到效果,其實玩一玩後,我想你就大概知道怎用了,因為基本上只是把框架修改修改,遇到問題就去 stackoverflow查一下,基本上會有解答的。

小弟基本上花了不到兩小時就稍微知道怎用了,也寫了一個前端,雖然我的頁面設計很不行 :( 沒有美感,加上又沒美工.... 預覽圖如下

在PC上長這樣


在mobile下長這樣,這裡用chrom的開發工具預覽


基本上我沒自己額外加寫css,就有這樣的效果了,只是純粹套用class,很方便。

目前而言,這篇也只是跟你展現怎麼快速使用,至於要怎麼隨心所欲使用的話,看我以後會不會常用到這個,有個心得後,我再做多的解釋,或者是類似的framework的比較。

退伍後的programming相關的第一個post :) 好久沒寫這樣的文章,有點累(眼睛 QQ

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

退伍了!!! 自由萬歲

千盼萬盼~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,說我高興嗎? 想當然爾,回答是肯定的,但是不知為何,在我要離開航校的前一晚上,我一人獨自看著空無一人的房間,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,不知道那是要解脫後的鬆懈,還是捨不得在航校認識人事物的傷悲,我那時只是這樣望著牆壁,發呆了一陣子,直到10點就寢,其實那晚我睡不著,即使關著燈,我依然 看著黑壓壓一片的天花板,回憶起,我在航校快要一年的點點滴滴。

初到組上的我,一開始完全沒有可以聊天的對象,因為我同梯的都在別的單位,說實在的前一個禮拜,真的過的有點痛苦,只有吃飯和睡覺的時候可以同梯的互相聊天,像是遇到哪個長官很機車的阿,有的沒的,各種八卦阿XD 還有那些日子我們一起幹譙長官的日子 :) 
 
前幾個禮拜,我會覺得痛苦是因為

一來是事情真的有點多,動不動就被叫去支援做什麼事
二來是同為替代役的某個學長很白目
三來再單位上找不到可以談話的對象,基本上年紀都有點差距,有點代溝吧~~

直到學姊(算是組上帶領我的直屬吧? 也是年紀跟我差最小的一位)有時候會過來跟我聊聊天,雖然我也不太懂得怎麼開話題就是了 :(  之後慢慢的我跟組上也有點熟悉,更加後來組長幫我檔了一些雜事,讓我專心為組上moodle的架設,也因此跟部分長官也有點熟悉。大部分跟我比較有互動也才幾位就是了,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跟學姐,一起去掃地,過年將近為組上做佈置阿、大掃除阿,一起跑公文,在組上的期間過的都算順遂,讓我不開心的地方是在軍中認真做事,真的會吃很多虧,我看過太多人一開始跟我一樣,認真做事,但是不出一個月,就同流合汙了,為啥?? 因為擺爛就是爽,反正爛個一年,還不是可以退伍? 的確拉,我不是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,曾幾何時,我也在想為啥我不乾脆跟他們一起爽,反正我認真做事,事情越做越多呢 :) 很好奇為啥事情會越做越多吧,因為你雞婆去幫別人做事,做久了長官還以為那是就是你負責的,到最後沒做好反而是罵你,不是罵他呢,厲害吧 :)  已不知道要說啥

這種情形不用說軍中拉,社會上也是一樣,基本上在軍中有絕大多數的時間,真的是浪費時間,常常做許多無意義的事,但是到最後我還是覺得,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,不管如何還是要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,不過我還是會看長官是怎樣的人再說,如果它本身就是擺爛態度,我怎樣拿熱臉去貼他的冷屁股,也沒用,這時候我就會採取隨便的態度,不想多理他。

在我剩下三個月附近就要退伍的時候,組上後來又來一位學姐,在期間當然也有一些長官,調差的,這也讓我覺得,單位上的人員這樣變動好大,要是我一定會覺得難過,一起做事的人都這樣離開單位了,話題回到學姐,一開始我帶他熟悉航校的各單位還有事情,途中也和她聊天,在某一次碎紙的時候,恩...別懷疑碎紙是軍中超容易遇到的事,一直重複著一樣的動作,不過這不是重點,和她聊一聊,才知道原來她是大學才想不開來當軍人XD 好吧,其實我也不清楚她是讀完才來當,還是讀到一半就來當,也不知道是為啥會想當軍人,我也不想多問,我猜十之八九不離十,應該是家境的關係吧,不過這只是個人的猜測,學姊人很好相處,想法也不錯,果然年輕一輩的想法都會比較好嗎?? 至少相處起來,不會覺得哪裡怪怪,或不舒服,現在回想起來,跟我比較好的,除了一開始的組長,還有身為我的經紀人的中尉XD,剩下都是士官等級跟我比較好~~

說實在最後要退伍的時候,組上的各位,為我辦了歡送會,我感到很開心XD 我突然覺得這一年好像作夢一樣,怎麼轉瞬間,我就要回到死老百姓的生活了,當兵的這一年,真的有很多事可以寫,只是要是我每件事都拿出來講,應該是鳥事居多XD 況且很多事我都忘了,因為不值得回憶 :)


最後真的有點捨不得組上的各位,我也要來面對現實了,是時候來調整好心態,認真找工作了。

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

how to resize the console window in windows

最近在軍中時在遇到太多鳥事,同時也遇到一些不太如意的事情,再加上我開始有點迷茫了,關於學習方式的事 :( 所以已經有一段時間沒碰程式了,只有回家逛逛論壇,突然我看到一個議題讓我有點小興趣,那就是我今天要寫的東西。

其實如果想要可以放大的console window,其實也不難而且也不需要寫程式,點個右鍵,去設定裡面的一些性質就可以,只是身為一個programmer,就是要寫程式去控制不是嗎? :)


上面這張圖是我目前寫出來的樣子,只是我對某些地方仍然感到不解,就是當我點把視窗放到最大,他其實並非真的完全放大,下面仍然會有些空隙,目前的code我放在github上面的console.py,其實這個project當初只是無聊試試看socket做個小小的consle介面的聊天室而已。

關於撰寫這樣的功能,需要注意的地方,大概也只有幾點,這些心得是我觀察了一下,console的內容後得出來。

首先,先來說說我的觀察,一開始windows的console window buffer的預設值是 80x300,我是不知道是不是每個windows系統都這樣啦,或許你自己也改過設定也說不定,之後你可以試試看點放到最大,你會發現視窗只有拉長高度,對於寬度他並沒有拉寬,所以可想而知,console buffer size,是一個關鍵點!! 所以想要放大視窗,我們必須為console準備相對應的buffer size,至於要怎麼計算呢? 我認為大概是這樣的

console buffer width = screen width / console font width
console buffer height = screen height / console font height

以我電腦為例
200 = 1600 / 8
56 (大概值) = 900 / 16
也就是說最少我也需要200x56的buffer size才可以放到最大....

console font size的預設值通常是 8x16,當然關於這個可用winapi去取得,是用什麼函式這裡就不囉嗦了,詳細請看console.py裡的resizeConsoleWindow,算完後,要重新設定buffer size以至於放大時可以填充,我同時也設定了console window info 雖然有得到跟上面那張圖,不一樣的結果(更接近真的放大最大),上面那張是按了放大最大後的結果,關於這個行為我目前還是不解就是了,因為我已經準備足夠的buffer size讓他可以最大化,可是點了之後卻有點落差,不是很懂為什麼? 關於這點我還必須在研究一下 :(

或者有誰知道為何的,可否告知小弟 :)

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快要破百了~

最近沒什麼在寫blog,其實是有原因的,那就是最近又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了,讓我沒什麼心情,果然在軍中是不會平穩的過下去呢,總是會有鳥事跑到你身上,這幾天以來,我也重新回憶了,打從進成功嶺到現在的點點滴滴,赫然發現,其實這只不過是一連串的被政府陰了而已,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?

來看看接下來我寫的吧,選役別的那天,社會役的主官臨時公佈資工系限定20名,原本沒限定的話,那可有一百多,而且又在第二順位,這表明我是穩上的,很好被她這麼臨時一搞,我就摸著鼻子去法務部行政啥鬼署的,坐在那邊,我分析了當場的人數一看,大概是80抽60,大學生而言,這樣我看機會是頗高的,於是我就坐在那邊要來一場廝殺 :)

不過呢,誰知道天殺的教育役,竟然事先偷跑,先行公佈結果,讓那些落選的碩士生,硬生生多了一次機會,很好,接下來知道發生什麼恐怖的事了嗎? 那就是在我這個役別即將開始公布結果的前五分鐘,突然殺來一批碩士,我看了都傻眼了,這是什麼情形,當初說好的全部役別,同時公佈的規定呢? 根本是屁,最氣的還不是這個,而且那些碩士有一半明明不是資工相關的,還是可以進入保送名單,我真的傻了,動力機械系也是資工相關,啥鬼能源系也是資工相關,我還真想問一下那個主官,他腦袋是不是有問題,被他這麼一搞,從原本的80抽60,變成80抽1X,機率整個變超低,那時我的心情整個已經是呈現無言狀態了,我只是默默看著主官的表情,和那些碩士生的嘴臉,之後我就默默的走了 <=想也知道是沒被抽中

於是呢,我進去的第二階段,不過用你的小宇宙想也知道,還有什麼名額剩下來,一定都是屎缺,沒錯,我接下來就百般不願意坐在國防役那邊,聽著主官的像錄音帶式的官腔,他說什麼其實我也都沒在聽了,只是突然底下有人發問,問說中部地區也會開放嗎? 這個我可超有印象,主官連續重複了兩次,他一定會在中部開放地方,我聽到這個心中想,似乎也還可接受,至少有什麼離家不遠的地方,這樣交通費用也可以省下不少。

只是誰知道呢? 我從沒想過,原來主官說的話,可以這樣一而再,再而三,如此沒信用,我真的應該在被陰了兩次後,就要想到會有第三次了,事實是中部根本連個屁都沒開, 最後只好選了在岡山的航技,只是這樣每周回家的交通費,其實也花了不少,一個月大概快2000,薪水剩下4000那邊,我能夠說什麼呢?

好了,以上那些都是我回憶感想,就來說說最近發生的事吧,當初內政部說大概一月會來關心我們,這次果然有信用呢! 真的有來,而且還是在五月才來,最厲害的是,來的是國防部,我都無言了,隨便想想也知道,又是個摸(ㄕㄚ)頭會吧,自從被陰了那麼多次後,我只能說我對政府和國軍沒什麼好印象了,果然我們在那場會議,所有的要求全都被回絕,其實我也不意外拉,只是似乎那位國防部派來的,之後有和航校討論某些的東西的樣子呢 :p

自從那場會議後,我們的生活就越過越苦了,因為他說替代役什麼事都可以做,就跟一般兵沒兩樣,好個沒兩樣,壞的都比照一般兵,好的都不能比照(例如:放軍人節),連吃飯夾多點,都會被罵,一樣都有繳錢耶,我是不能吃嗎? 我只能說當國防役就是會被無盡的被凹,想著想著也只有無盡的無奈,想著這些事情,覺得台灣會變成今天這樣,其實也是理所當然,感覺我遇到的事情,就是國家政府整個的縮影,如此沒信用,沒誠意,只會凹別人,又不給獎賞,試問有誰想要待在如此美好的地方?

這篇又是個抒發心情的文章了~ 下次來PO點營養的文章 :)
而且快要破百,也代表我該來想想以後工作的事情了,又來好好的計畫一下

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

read open source pygments 2

這篇就來,繼續上次的進度 :)

上次code貼上來的結果不甚理想,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要自己來寫一個format會比較方便,當然在動手之前,我想重新理解code的流程是必須的,因為要讓自己對這份open source掌握更加清楚,所以我決定利用debug的step into,來進行trace code :p

這邊就來介紹一下我用的工具,關於debug,我還是選擇用IDE,因為比較直覺化又容易使用,我是覺得沒必要去聽信那些說用gdb才是王道,畢竟那要打一些指令,實在是有點麻煩,個人是認為有興趣的話再去用那種方式 :p

說要介紹我是用哪款IDE都差點忘了 :) 這邊我是用pycharm ,這一直以來都算很有名氣,雖然是要錢的,但是網路上總有...咳咳,不過那僅限以前!!,現在可好了呢,它有提供open source版,而且功能很夠用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載來用看看 :)



pycharm的介面如上,它提供了算是不錯的code intellisense,加上trace code也是方便,像是find definition,加上它的plugin也是挺多的,要說讓我說嘴的地方就是記憶體吃的有點多:(
另外以介面來講,我還是喜歡sublime就是了,好啦,該來講講怎麼trace code的部分了,一般來講都要先下個所謂的break point,就是讓程式執行到該行時,停下來,接著就有如下幾個操作
1. next line(step over)
2. step into
3. step out
... 等等

就先來看看這張圖吧

我在40行的地方下了中斷點,所以程式執行到這邊就會停下來,之後呢,我特別在watch中加入一些我想看的變數,上面這張圖是我step over後,可以看出它是一個class,有興趣要看它是怎麼一步一步產生的話,就必須用step into,就像接下來的HtmlFormatter,我用了step into就會如下面這張圖


程式碼頁面會跳到HtmlFormatter所在的檔案html.py,接著你更想的話,你當然可以繼續用step into,就看你想要鑽到的地方有多深,就跳多深吧 :)

另外我覺得用pycharm來debug真的是頗爽 :) 老實講真的太方便了,看前面幾張圖就知道,它其實會自己監看一些變數,起初我用sublime text閱讀源碼時,其實有點卡卡的,當時我認為是我理解力不夠,因為有很多地方看過去,我會有種不知道這樣的code會產生什麼效果,但是用了pycharm就方便多了,因為你會看到這些變數,就知道他們是否如你所想像的一樣,這樣一來多了一些證實,自然就會多了信心,閱讀起來更加順遂,就舉個例子好了,請看下面這張



我當初一眼看沒有懂的地方就是這裡
arg = ('cssclass' in self.options and '.'+self.cssclass or '')
從圖中可以看到arg的值是.highlight其實就是'.'+self.cssfile
很好!! 這樣的寫法到底是怎麼運作呢? 詳細可以看看 這個這樣的寫法不是每個programming language都可以寫的呢 :) 看看這個wiki 就知道囉~

回到正題,那行的意思是 'cssclass'有沒有在self.options裡,有的話就會回傳'.'+selfclass,沒有的話,就會繼續evaluate下去,那就是變成回傳'',這其實是用到short circuit的技術 :p
其實個人認為這邊根本不需要用到這種寫法,只是徒增不可讀性就是了,用if else還親民多了,不過這不代表這樣的寫法沒用處,我想大概可以用在 lambda這地方吧 :)

經過這次的閱讀,目前我想到一個,不用自己繼承一個HtmlFormatter的寫法了,我是用了擷取部分code,之後再自行增加一些必須的html的方式。

目前我粗略地寫了個簡單測試腳本,效果如下

 1 '''
 2 a script for python code highlighting is expected to partial html output.
 3 That's output content without the whole html tags.
 4 
 5 
 6 ex.
 7 <style>
 8 xxx
 9 xxx
10 xx
11 </style>
12 <table>
13 <div>
14 xx
15 xx
16 </div>
17 </table>
18 
19 usage: test.py inputfile outputfile
20 
21 '''
22 
23 
24 from pygments.formatters import HtmlFormatter
25 from pygments import highlight
26 from pygments.lexers import *
27 from pygments.styles import *
28 import sys
29 
30 try:
31     readfile = open(sys.argv[1], 'r')
32 except:
33     sys.exit()
34 
35 code = readfile.read()
36 readfile.close()
37 
38 file = open(sys.argv[1].split('.')[0]+'.html', 'w')
39 
40 st = get_style_by_name('native')
41 myformat = HtmlFormatter(style=st, linenos='inline')
42 
43 
44 content = '''<style>
45 .lineno {{
46     color: {};
47     margin-right: 5px;
48 }}
49 {}</style>'''.format('#'+str(int( st.background_color[1:])+303030), myformat.get_style_defs('.highlight'))
50 #rule the style
51 
52 content += highlight(code, get_lexer_for_filename(sys.argv[1]), myformat)
53 #add the highlighted code
54 
55 
56 file.write(content)
57 file.close()


比起上次用原來的指令,所產生出來的html檔,這次不需要再多做一些修正,可以將完整的內容直接複製貼上,相對起來大概是有比較方便吧 :) 這篇就先到此吧~

下次再繼續PO心得
最後來首音樂吧



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

read open source pygments 1

pygments 簡單說是一個syntax highlighter,他支援的語言十分之多,最近會突然想閱讀他源碼,其實有部分原因是想開始練習閱讀open source,畢竟為了我另外一個project,我想,閱讀open source的能力,勢必要有所上升才行 :)

另外原因是,之前有朋友問,怎麼在blogger上面hightlight code,關於這個,我之前都是用這個 ,這是based on javascript的,所以必須要在blogger的後端,加入一些連結,而且每次要寫code時,都必須把code包覆在<pre brush:xx></pre>裡面,才會有效果出現,其實就以寫blog而言,真的有那麼一點不順就是了 :(

不過朋友說他做了設定後,卻沒有效果出來,好吧,我人沒在他旁邊,所以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,所以最近在想乾脆用用pygments將code highlight後output成html格式,再將它PO在blog上面,這樣就比較簡單了 :) 於是我的閱讀之旅就這樣開始拉,雖然僅能利用假日來讀 :(


我想,首先就從package的 __init__.py來開始看,應該是沒錯的,如上圖所示,它做了一些最基本的說明 "pygments 是一個用python寫的語法高亮器 bla bla bla" 以下省略 :p

這邊特別說明一下 __all__ 這個東西的效用,其實看官網 的說明,就大概知道了,當你用 from pygments import *,如果你有定義 __all__ ,那它只會import 在all裡面的那些東東而已,沒定義的話,就會看你的 __init__.py 裡面有什麼就 import 啥,比如上面有import sys,那它也會跟著import sys,好啦轉回正題~

這個檔案的結構也滿簡單的,highlight這個function用到了 lex 和 format,另外當__init__.py被當成執行入口時,它會import cmdline.py,所以接下來我要去讀的package和檔案其實也滿明顯的,接下來我是選擇先閱讀cmdline.py,其實從名字一看也知道這是關於在cmd中如何進行操作的檔案,看完這檔案,應該就知道怎麼使用 pygments了,畢竟先懂得怎麼使用,然後再試著修改,我想這應該是不錯的順序吧 :p,另外也不用再去看官方docments的操作說明 :)


看吧,果然有使用方法,不過這檔案用到挺多東西的,其中它用到了兩個standard module,

1. getopt
2. textwrap

python果然真的是太方便了,光是內建就有一堆好用的東西,雖然這些自己寫一個也是OK拉:p

看了官方說明, getopt 主要是一個 sys.argv的parser, textwrap總之,方便文字格式處理的module,詳細不多說,畢竟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,且官方有不少說明,或者更有興趣直接看textwrap.py和getopt.py也是可以的。

 看了一些code後,使用上並不難,比如想要對test.py輸出一個語法高亮格式為html的檔案,打這樣的指令就可以了

pygmentize -O full,style=emacs -o test.html test.py

基本上只要你有提供輸入輸出檔,pygments會自動判斷該檔案的語法,當然你也可以自己輸入參數去規定syntax就是了,另外關於-O 那邊的設置,可以找源碼中的formatters的html.py裡面有相關說明,不同的輸出格式,會有一些有不同的option,效果如下

1
2
3
4
5
a = [ x for x in range(10) ]
b = a[::2]

print(a)
print(b)


我是將輸出的html內容擷取並貼上來,而且還要做一些小處理,只是如果每次都要這樣其實也滿累的 :( 目前就先到這邊吧,下次在PO繼續閱讀的心得,並且想個解決辦法 :p









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
pygame framefork 持續進行中

這個project的進度實在沒辦法進行的很快,畢竟現在我只有每周末可以回家寫,但是每次回到家都想要休息,另外一部份的原因實在是因為我對於設計GUI框架,沒有太多的概念,所以目前也只是按照我個人的想法來包裝,因此隨時都會有改動,最近感覺每次回到家,都要重新看code回想一下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啥 :) 這樣感覺有點麻煩,所以這篇主要是來記錄一下目前的想法和進度的 :)

目前寫到這樣的結構,其實我已經開始有點混亂了,目前我是寫在 imageCropper裡面,並沒有將這個framework分層,因為目前只是測驗性階段,加上python是動態語言,所以沒有將code分層是不會影響到效率的。

我寫了這個測試,發現我的包裝少了什麼東西,就會回去把包裝修改一下,目前我有很多疑慮,像是

1.寫個物件是處理座標系統的,因為發現了絕對座標和相對座標的問題。
2.寫個物件是來計算每個widget位置的安排,像是考慮到margin padding等問題。
3.widget是不是該包含update這樣的函式,可是如果在每次的gameloop都call update,這樣會不會有效率上的問題,這樣一直改來改去,想來想去,讓我有點不知道所措。
4.需不需要把widget的屬性,另外用json的方式來進行讀取和設置

實在是有太多太多地方需要思考,現階段可能就以先增加其他widget再說吧,像是listbox、scrollbar等,另外我也在想寫遊戲裡的GUI,有必要寫到那麼麻煩嗎? 我一直在思考這些事情,所以project進度也一直沒很大的進展,所以我在想要不要稍微停下來,讀一下別人的open source來擷取一些想法,只是我查了一下pygame gui 的相關open source,大致上只有pgu 感覺比較好一點,可是我又覺得它似乎有點太雜了,再加上似乎沒有在維護了,到最後我找了一個based on pyglet 的game gui,就是這個simplui ,他也是沒在維護了 :( 只是相對我覺得他比較lightweight,所以我決定從這個下手,因為可能比較好讀 :) 不過我沒什麼閱讀open source project的經驗,所以可能會讀比較久一點,才會有相關的心得就是了,而且萬一他用到比較有技巧的東西,那可能就要更久了 :)

目前大概要一段時間才會PO 跟 framework有關的文章了 :)





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

c++ static_cast, dynamic_cast, const_cast, reinterpret_cast

最近又稍微碰到這類的問題,想說來複習一下也不錯,這邊有不錯的解說 ,可以參考一下,這篇主要是記錄一下這四種type conversion的方法,基本上一扯到conversion,想當然爾,就會關係到C++裡面有的一個很需要注意的東西,那就是implicit conversion和explicit conversion,所以就先來講這兩個東西,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一樣,explicit是明顯的意思,因此explicit conversion
大家都應該很熟悉,就像是...

int i(5.2);

這樣藉由 ( ) 這樣的語法轉換型態,就是明顯的轉換,那麼implicit是隱含的,所以什麼是隱含的轉換呢? 其實大家應該都常常寫到,只是不自覺,所以會很恐怖 :) 像是..

double d = 5.2;
int i = d; //相當於 int i = int(d) 或 (int)d

在你initialize的同時,C++會自動幫你轉換型態 :)
或許這樣一看你會覺得不知道恐怖在哪是吧 :p
的確今天的型態如果只是primitive,那你大概是不用怎麼怕,那如果是自己定義的呢??
舉個例子
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typeinfo>
using namespace std;


class A
{
public:
    A(int a=0)
    :mx(a)
    {
    }

private:
    int mx;
};

void test(A obj)
{
    cout<<typeid(obj).name()<<endl;
}


int main()
{
   test(2);

   return 0;
}


你將會看到,嘿嘿成功執行,你傳入的參數2,其實已經成為classA的copy constructor的參數了,你也可以看到印出來的type的確也是class A,上面只是跟你說一下,型態轉換在C++上面是很恐怖的,常常在很多你想不到的地方,他就發生了,就像這樣,如果哪個一個不小心,就會造成或許不是你預期的結果 :)

哼哼尤其是在stl中,如果你想用到user defined class且有包含指標型態的話,通常最好要定義一下你的copy constructor,因為大概會被call到。關於這邊改天有心情的話,就來用個例子好啦 :)

該來講一下四種cast的方法,在我上面給的那個連結基本上已經不錯的解說了,所以這邊就簡單總結一下而已

static_cast
可以call implict conversoin和explicit conversion
另外還有upcasting和downcasting
只是他不像dynamic_cast會做動態的檢查

dynamic_cast
負責掌控 upcasting 和 downcasting


const_cast
它可以強制加上或拿掉一個變數的const特性,雖然我不知道這樣的實用在哪就是了 :-S

reinterpret_cast
一個很恐怖的東西,它可以強制轉換型態,任意的轉換,所以不要亂用

另外關於這些cast想要更詳細的,可以看看 這篇  :)

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

試著寫一個小小的framework for pygame

首先就來說說,最近逛著一些論壇,發現越來越多framework跑出來,尤其是關於javascript的,看著那些強大的framework,總覺得自己的程式實力,仍需要很大的努力 :(

有時候看著別人用framework寫出很多不錯的應用程式,我心裡常這麼想著我是否也該要試著玩玩看,像我用python寫程式,python其中的宗旨是do not repeat yourself,這想法的確沒錯,已開發產品來講確實是這樣,因為這樣開發速度才會快,畢竟從0~1是很辛苦的,也很耗時,所以我也碰過一些python的library,像是pygame、pyglet、pillow、pyqt...等,但是問我對他們有沒有完全熟悉,我只能說大概沒有吧,我並沒有把裡面所有個函式都碰過,甚至也沒有將他們記起來,我都是想到需要什麼功能,就去官方文件查查有沒有相關的功能,所以我很常邊查文件邊寫程式。

其實這樣讓我有點擔心,因為要是沒有網路這樣一來我就不是變的不會寫程式了嗎?? 因為沒有文件可以查...可是對於python這語言大概是不太用擔心,因為library本身就幾乎是源代碼,所以可以直接去看源碼,除非他將一些核心用成dll等藏起來,但是對於C++呢? 除非library本身自帶文件那就不用怕了,只看header file你也不會懂那是啥,除非它有寫註解 :P。

在此同時,大量framework充斥的現在,讓我開始擔心起一件事,那就是我們這些後人,或許懂得快速利用哪棵樹來乘涼,但是懂得種樹嗎? 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人種樹了,因為耗時、耗力,甚至是因為你自己種的樹不見的比其他人好 :(

就以小弟學了演算法來講,光是排序的問題好了,別人的library,可是有顧慮到對於不同的compiler和不同的作業系統甚至是記憶體的情況也考量進去,並分別給予不同的優化,這些種種,不是光隨便看幾天的書就可以寫出來的東西,自己或許真的可以寫出來,但是要花多久時間呢? 但是相對的,用別人的library呢? 花個幾秒的時間,你就可以達到相同效果,的確是何樂而不為呢 :) 這也是為啥懂得用別人的library,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:)

話雖如此我還是覺得身為一個programmer,必須要懂得種樹,要不然programmer還有什麼價值? 只是看看文件,call一下function,說難聽點誰不會啊? 所以我還是選擇一個比較不好走的路,就是每個東西,都玩玩看,不管是底層,還是高階的framework,也因此我決定先來個小小的嘗試,那就是為pygame這個library寫個小小的framework,由於pygame本身並沒有GUI,所以我決定來練練如何自己包裝出一個GUI framework,雖然這並不是多底層的技術,但是我覺得這可以訓練一下,如何讓自己寫出一個大程式且附有重用性,以前我寫過最多行的專案了不起也才快2000行,我想要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,目前我心中也沒有把整個程式結構想出來,一來是因為我查了一下網路,並沒有發現關於設計GUI的程式結構概念,或許有的? 如果有的話,希望好心人可以告訴我一下(留個言),目前的結構是這樣的,我先實現幾個widget,label、button和一個可show image的widget,如下圖,當然我也有包裝了一下,事件處理迴圈,相關code可以看這邊


只是目前我覺得我寫的這些code,可能以後會有很大的改變,畢竟目前我是依照直覺去包裝,往後如果有了整體的想法,就會另外PO一篇來記錄一下 :)

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

js function invocation and function context

目前學習javascript,其中有個好玩的地方同時我也覺得頗重要的地方,今天就特別來記錄一下,那就是如標題所述,function invocation 和 function context,在js當中呢,每個函式都會有兩個隱性的parameter,分別是 this 和 arguments。

arguments是一個很像Array的物件但是注意! 它不是Array,如同名字表是那樣,它代表的是實際傳入的參數。關於this在我看來就是指function context,根據不同的function invocation就會決定不同的function context,那麼this到底是何物呢?  this它指向一個物件,並且這個物件是有關於這個函式是怎麼被invoke的,聽起來還是有點模糊對吧 :) 先繼續往下看便知曉。

關於function invocation基本上有四種

1. invocation as a function
function ja(){
    console.log(this);
}

var vja = function(){
    console.log(this);
}

你執行上面code,將會看到function context是window(global context),

2. invocation as a method
看到名字就知道,這個function是屬於一個物件,因此我們創建一個物件
給予一個property reference到一個function
function globalSay(){console.log(this);};

var obj = {};

obj.say = globalSay;
obj.say();

執行上面code後,將會看到function context是obj這個物件,因此光從這邊就可以看出this是由這個function是怎麼被invoke所決定的

3. invocation as a constructor
簡言之就是藉由new這個keyword所產生的結果
function test(){
    this.say = function(){
        console.log(this);
    }
}

var obj1 = new test();
var obj2 = new test();

obj1.say();
obj2.say();

new這個keyword,它會產生一個新物件,並將這個物件的function context就是自己

4. invocation with aplly and call method
這個是我認為javascript很特別的地方這個方法可以,讓你隨意的指定function context
舉個例子來看看
function test(value){
    this.value = value;
}

var obj1 = {};
var obj2 = {};

test.call(obj1, 2);
test.call(obj2, 3);

console.log(obj1.value);
console.log(obj2.value);
如上obj1和obj2將會被增加value這個屬性。
call和apply的差別是在
xxx.call(this, x,x,x,x);
xxx.apply(this, [x,x,x,x]);

我覺得這功能的確滿方便的,javascript的this就是這麼....該說好用嗎?還是恐怖?
因為用不好的話,似乎會造成很多問題的感覺。

如果以前是學習C++來的人,會覺得js的this,會覺得非常與眾不同吧 :)
動態語言就是如此,有著靜態語言不同的風格,隨著電腦速度越來越快,我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喜歡用動態語言來寫程式了,像是python,反而C++越來越少碰了 :( 不知道要不要找時間回去熟悉C++ :(

回到正題,我覺得隨著mobile熱烈的發展,javascript已經越來越重要了,畢竟越來越多人已經支援js所規定出的標準了,已經是個合適的時機來學習JS了,而且可以另外學習function programming的style,會覺得別了一番滋味~



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

國軍online已過六個月

時間總是不知不覺流逝,這半年來的當兵生活,我想是有讓我眼睛及身體獲得適當的休養,只是程式能力就可能稍稍退步了,總覺得每次回到家,都得重新熟悉寫程式的手感和閱讀英文文章的感覺,這種FU真不好受,不過換個角度想想,要是我可以訓練到快速熟悉,那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能力呢(笑

好啦,這次文章也只是一個純粹抒發,沒目的性的亂寫而已 : ) 在航校的日子,其實也已經算是很熟悉了,每次晚上我都已經無聊到不知道做什麼了,幾乎都是在發呆,或是看看書,我一直都很期待可以帶筆電阿啊!! 我不懂裡面的學生都可以用了,為啥我們不能用? 替代役在航校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,在裡面被勤務連鄙視,但是卻又總在長官身邊有說有笑,平常作息卻又得像學生那樣,但卻不像學生那樣可以帶筆電 :-S 其實待了這麼久,我一直不知道替代役的地位到底算高還算低 :)

話雖如此,但是平常我們還是得看長官臉色,其實我一直滿討厭裡面有些長官,真的很愛賣弄自己的官階,而且總感覺他們看不起替代役,但是需要做事的時候,卻又一直用我們....感覺我們比勤務連還好用阿,一想到這些我恨不得明天就是我退伍的日子:(

不過呢,其實我還滿喜歡自己待的單位,因為這邊幾乎沒有我所說的那些長官臭脾氣,只是事情多了點雜了點,會有點累,但是我覺得這樣也好,這樣一來我晚上才會好睡點,反正晚上根本沒有任何娛樂,不如乖乖洗洗睡。在這邊其實我受到學姊滿多的照顧,很慶幸遇到她,這單位裡面也只有她跟我年齡最近 :) 剛開始我是覺得可能這樣彼此的代溝比較少會比較好聊天,但是其實我是一個不怎麼會講話的人,也不太懂開話題,而且腦子裝的都是跟程式有關的東西,所以其實也沒特別和她一直聊天,只是遇到問題就一直煩她:) 希望不會對她造成太多困擾。所以,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該訓練怎麼和人交際,可是我又很討厭去花力氣想話題,因為感覺有點假,我個人是認為遇到想法契合的人,話題應該就會源源不絕,想到什麼就說什麼,我比較喜歡自然的感覺 :) sigh,有時候我總覺得自己把這社會的一切想得太過美好,或許我該試著接受事實吧...

在航校,我看到了人生百態,知道人可以有如此多面,上一秒對某人開口迎笑,下一秒變臉走人,其實這也是我覺得我在航校越待越累的原因,雖然我都是旁觀者的身分並非當局者,但是看到這些,心情總是無法好起來,不要說軍官了,其實我感覺替代役同伴們多少也存在這樣的人,而且好像還會在背後捅你一刀,說你壞話,尤其是航校又分校部、學部,以國家概念來講,就像中心和邊疆,學校本身就充滿不公,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,所以...咳咳,話就不說的太明了,也因此我總是非常期待可以快點到放假時間,因為這樣充滿假面的地方,讓我非常不習慣,我不知道當前跟我講話的人是真心的,還是假的,我只能確定當彼此有利益關係時,雙方當下總會採取互利共生的合作方式。有些人總說看眼睛就知道他是說真話還假話,但是我覺得這完全不準,眼睛會飄移,不代表是說謊,就我感覺眼睛會飄移,有很多原因:
  1.沒信心
  2.不確定(可能再回憶
  3.不好意思盯著人
有諸多原因。

總之在航校看到許多不公平的地方,自己卻又無能為力改善,只能乖乖看著事情發生,我有點百感交集,有時候我很羨慕天上的鳥兒,那樣自由自在遨翔,看著他們的時候,總覺得身邊的迷霧消失無影無蹤,讓我暫時喘了一口氣 :) 

這篇好像寫的雜亂無序 :)
不過到讓我抒發了不少心情,其實同時間我也是有再試著努力學習的 :)
目前正在試著熟悉javascript中,或許改天就可以看到我發的心得了

再來一首音樂~

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

create a blog on github (in process

今天逛程式論壇偶然看到一個東西叫做 github page 似乎是可以把你的網站github上面託管,官網上面有簡短的幾個步驟,基本上照著做,就會看到他所跟你說的效果,只是剛開始我看到的時候,心裡遲疑了一下,他好像沒有說到關於後端的事情阿! blog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記錄用途,像是日記一般,但是他最少也有提供留言的功能,我想這應該需要用到後端的幫助吧? 所以我很好奇這個有辦法做出有留言功能的blog嗎? 可是當我在github page上,把滾輪滾到頁底,卻發現 Blogging with Jekyll 這樣的字眼,讓我有點好奇於是就來試著用用看了,而且我看似乎有不少人的部落格也是用github page來託管,所以我想如果我用好後大概就是用它了,這邊的blogger就不會再更新了 :P

Jekyll 看官網說明它是由 ruby 所寫的,這同時也代表你必須要擁有ruby才能用Jekyll,由於我目前沒興趣碰ruby,題外話,個人覺得ruby似乎有模仿python的味道,不過兩者所秉持的精神卻是大大不同就是了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學學ruby:) 回到正題,由於上述原因,所以我就試著找尋看看有沒有類似的library是python所寫的,果然不出所料是有的,目前我發現兩個可能不錯的 hydepelican 而且看了這兩個網站,他們也的確說自己是 static site generator,所以我更加好奇留言功能是怎麼用的 :P 雖然有的是方法,比如一有人留言就更改網頁內容這樣,只是要做到這樣的話,github網站就必須提供API讓我們可以控制這樣的行為...不管是怎樣,總之我很好奇 :)

我挑的是pelican,不過如果你的平台跟我一樣是windows加上python的version是3以上的話,在安裝上可能就有點麻煩了 :P 因為他要藉助setuptools來安裝 :( 所以呢! 首先到 這個網站 下載 ez_setup.py,別懷疑就是run它,安裝完後就可以安裝pelican,他會自動幫你安裝它所依靠的其它library,做完這些後,你會發現還是有問題!! 當你執行pelican-quickstart會跑出錯誤訊息 syntax error ,其實就是python2和3的問題,所以要用python3內附的py2to3去轉換後就OK了 :) 然後另外問題就是pelican文件上也有說明,如果你想要用markdown寫網頁的話,那你還要另外安裝python的package markdown就是了。

目前我做到如此而已,畢竟還要讀一下pelican的document才知道後續的操作~ 這篇就先記錄在windows上安裝的流程這樣,至於怎麼把網站用到上面我想等我了解一些內部細節後,在一起記錄。

其實如果是linux的環境應該是無痛安裝 :P這並不是代表windows suck,這只能說源自於linux的東西,本來就對linux友善,想要在不同平台使用就要靠自己去做修改 :) 幸好不用到改源碼的境界就該高興了 :P

最後再來個音樂吧 :)


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

pyqt designer 初體驗

放了一個年假,總算是有點心情來搞跟程式有關的東西了 ˙ˇ˙   這次呢~我是嘗試著把之前做的imageDisplayer改成dark theme,功能還是一樣並沒有增加就是了:P 我只能說QT,真是讓人越用越愛阿,真的是一個很強大的library,他支援很強大的客製widget的功能,從官方網站的文件說明即可體會到這點,想到以前我在嘗試著用windows api去寫一個小小的GUI程式就搞了很久,要查很多api文件,而且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怎樣去custom widget呢,舉例來說,把scroll bar改成很漂亮這樣,而不是一個很普通的樣子,從我給的連結應該就可以看出我要說的是什麼意思了。

另外很特別的一點,QT他是使用css來改變GUI widget的外貌的,這點還真的是非常方便,從連結可以看到,你可以把scrollbar的上下箭頭改成其他圖案,或者是讓其不要顯示,上下箭頭的部分是這樣的 QScrollBar::up-arrow, QScrollBar::down-arrow 你只要設定他的background:none就會讓箭頭消失了,QScrollBar::handle則是中間那個長方形,你當然也是可以隨意改變他的樣子,剩下的我想官方說明已經非常清楚就不一一拿出來說嘴。

不過目前我也是第一次用qt designer來做介面,另外我在實作時發現他好像有BUG,照理說這種WYSWYG,成品做出來後應該是不會差太多才對,不過很神奇的是,我用了Gridlayout去安排位置,結果我的button和lineEdit的位置都跑掉了...一整個滿神奇的,我為了搞這個搞了很久一再重複拉來拉去(感覺不太好拉阿sigh),然後再把ui檔compile到py檔,最後再看成品的UI位置,結果怎麼調都沒辦法,就暫時放下來了:P 因為目的也算是達到了,只是想要體驗custom widget的功能而已。

QT實在還有太多地方可以去鑽研,只是目前還有八個月役期的我,最多也只能利用放假來寫code了~

不知道是否各位寫code時,也會利用音樂增加寫code的動力 :P

 

PS:太久沒碰,總是需要動力來幫助的

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

介紹一本不錯的javascript的書

目前仍然處於軍中,說實話回到家沒多少心情寫code,實在慚愧,於是乎小弟我轉換個用功方法,就是看看書囉~ 我目前在看的書是 eloquent javascript ,看了幾章,覺得他講解的十分清楚,而且他的定位是把你當成一個程式新手 :P

前幾章我是看的十分之快~  畢竟都有一些基礎了.. 但是我不知道有沒有漏看什麼重點 :)
目前我閱讀英文書的速度並不快,要是一加快速度老是會有地方,不是那麼懂,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練到跟看中文書一樣的速度。

好啦 :) 回到正題,說一下這本書的教學安排
基本上
前四章,是把JS裡面的基本資料型態介紹給你知道。
第五章,跟你說說例外處理。
第六章,就是最近夯起來的function programming,裡面介紹一些基本概念這樣。
第七章,這個如果你真的是一個新手(剛碰程式語言),這章可以跳過,因為這裡面有關於path-finding(演算法的東西) ,沒學過的會一個頭兩個大 :P
第八章,則是講在JAVASCRIPT怎麼寫出物件導向的方法,多半是用到prototype拉 :P
第九章,是講模組的方面,只是關於JS,他並不像其他語言有模組系統,不過這邊我也沒過多摸索,就不講太多了 :P
第十章,regular expression,很值得練的東東,建議可以看熟一點
第十一章,講一些關於http和web比較瑣碎的東西,想是protocol阿,webpage的post和get等
再來後面還沒看~

基本上我是不會寫每章的心得,因為這本書我是把它當作休閒看看,沒有打算精讀 :P 但是這樣略讀後,我是真心推薦新手可以看這本書,會學到很多東西的~~

最後小小的期許 :) 希望過些日子可以取回寫code的心,即使在軍中心有多累,周末回到家仍然會有心情寫code :p

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

python wsgi 初體驗~

最近終於稍微將上進的心,慢慢抓回來了 : ) 所以特別來寫一篇,雖然質量可能沒說很好,但總也是一個進步,好了,回到正題,其實是最近開始對python的django 感到有點興趣 :P

我照著官方的教學,跟著一步一步慢慢做,在其中赫然發現,有個東西叫做wsgi,那時我突然覺得奇怪,怎麼這東西似曾相似,於是我果斷就搬出我最會的技能( google it ),哈哈,原來python標準模組裡就有這種東西,難怪會有熟悉的感覺,看過wiki介紹後,才知道這是python所定出的一個interface,wsgi千萬不要硬記阿! 看過他全名後就很容易記起來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,簡言之,它只是一種application和server間溝通的介面這樣,想要看更加詳細的解說,可以看看這個 網站,說得滿詳細的。


跟往常一樣就先來個測試範例吧

from wsgiref.util import setup_testing_defaults
from wsgiref.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
from wsgiref.validate import validator


def simple_app(environ, start_response):
    setup_testing_defaults(environ)

    status = '200 OK'
    headers = [('Content-type', 'text/html; charset=utf-8')]

    start_response(status, headers)

    ret = '<script>alert("hello world")</script>\n'.encode('utf-8')
    return [ret]


validator_app = validator(simple_app)

httpd = make_server('', 8000, validator_app)
print('serving on port 8000')
httpd.serve_forever()

其實關於我給的那個網站,就有對於參數詳細的說明,或者去官方網站看也會得到解釋的,所以在這我就不會特別說明了 :P (其實是有點懶XD

start_response就是將http的status和header傳給server,想當然爾,傳完了initial資訊,就要接著傳內容,這邊有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回傳的值(內容)! 似乎必須要是iterable的值,以我的python版本,如果只是單純回傳bytes物件會發生錯誤,因此我才會用list。再來就是python強大又好用的地方了,他很貼心,有做個小型Server可以讓我們測試結果,而不用再去安裝其他server,還要去做相關設定....。開啟localhost:8000後,就會跳出一個視窗上面寫著hello world囉~ 顯而易見的答案對吧。


另外關於ret你是可以改成讀取index.html檔案,然後encode後再回傳,這樣做的話,就更有server的FU吧 :) 我想django大概也是利用類似的做法,不過django也說了他是一個架構,而非server,所以自附的server僅供測試方便,要發佈網站時,還是用專業的server比較好。